有时候,我们会觉得自己特别没用,干啥啥不行,吃饭第一名。别人升职加薪、恋爱结婚、生娃开店、环游世界,我们却在为明天早餐吃什么纠结,纠结完发现已经中午了。
朋友圈里充满了“早起读书十页”“月入五万打卡”“健身第200天”这种凡人无法理解的异界信息,而你窝在床上,看着窗外的阳光洒进来,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声音:“我是不是个废物?”
但请你冷静点——你不是废物。你只是一个在等待“系统更新”的人。就像有时候我们手机卡顿了,只是因为后台程序太多,并不代表它要报废了。你也一样,不是失败,只是还在加载。
第一章:人生就像WIFI——有时候确实连不上
我认识一个哥们,大学毕业时对我说:“我觉得我这辈子要么当个CEO,要么当个流浪汉,中间档我不考虑。”
十年后他实现了梦想——成为了一个“自由职业流浪汉”。他做过外卖骑手、摆过地摊、搞过短视频、甚至还研究过数字藏品……虽然没有暴富,但他一直都很开心。为什么?因为他不着急。
他说:“我知道我正在走的路很乱,但我也知道,我一直在走。我不急着变成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,因为我不喜欢复制别人的成功模板。”
很多人都太急了,刚学写作三天,点开公众号后台一看没人点赞,就开始怀疑人生;去健身房撸了五分钟铁,第二天没有马甲线,就开始搜索“天生瘦不下来怎么办”;甚至刚读完《自控力》第一章,手就已经伸向了奶茶……
别急,这不是你的错。是这个社会太喜欢贩卖“快速成功”的焦虑了。但人生不是泡面,三分钟就煮好,人生更像煲汤,要慢慢炖、反复翻、偶尔加点料,最后才香。
第二章:每个人都有“低电量模式”
你有没有过那种状态:不想说话、不想出门、连点外卖都懒得点,只想蜷缩在角落里当一条咸鱼。你不是懒,也不是抑郁症——你可能只是“系统过载”,该休息了。
这个世界太喜欢“高效”了,我们每天都被各种“时间管理教父”洗脑,搞得好像不同时进行五项任务就会被宇宙惩罚一样。
可你看手机也有“省电模式”吧?飞机也有“巡航状态”吧?甚至iOS系统都要“晚上偷偷更新”呢,为什么你不能允许自己偶尔“躺一下”?
人生本就不是直线行进,而是起起伏伏的波浪图。低谷时,你不是废了,而是在积蓄力量;高潮时,你不是牛了,而是时机刚好。
所以,当你觉得自己不想努力、不想社交、不想做任何有建设性的事时,不要骂自己没用,而是拍拍肩说一句:“兄弟/姐妹,你只是暂时断网了,等会儿就好。”
第三章:成功不是变成别人,而是活成自己
在网上看多了“别人家的人生”,你可能会陷入一种误解:“成功就是得年薪百万、房车双全、孩子会背圆周率100位。”
不,是你搞错了定义。
成功不是变成别人眼中的“厉害角色”,而是你能在生活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你可能没有跳槽进大厂,但你每天晚上都能写写画画;你可能没有环游世界,但你知道菜市场哪家西红柿更新鲜;你可能不是什么KOL,但你知道朋友失恋的时候你能陪他一晚上。
这就够了。
有个朋友在咖啡馆做店员,每天打卡上班、做咖啡、写日记。有人对她说:“你这样一辈子混在小店里,太浪费才华了。”她笑笑说:“但我很快乐,我每天都和喜欢的生活泡在一起。”
你看,活得开心,就是成功。活得清醒,就是通透。活得自在,就是赢家。
第四章:你已经比你想象中厉害了
别看你现在在手机前划着屏幕,其实你已经做得不错了:
-
你熬过了很多个以为熬不过去的夜晚;
-
你在很丧的日子里还会笑;
-
你依然愿意看看鸡汤,说明你心里还有光。
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,其实你一直都在努力活着。不要小看“坚持活着”这件事,它比你想象的更难,尤其在这个充满内卷和比较的世界里。
你不是失败者,你只是一个在“加载中”的强者。
每一条大江大河,在成为江河之前,都是无人问津的小溪;每一棵参天大树,在成为风景之前,都曾被风雨吹打到只剩树干;而每一个终将闪光的人,都会经历漫长的“沉默期”。
所以,如果你此刻也在沉默中前行,请记住一句话:
别急,你不是“废物”,你是“加载中”。
最后的最后:给你一份“鸡汤锦囊”
给你一套简单的心灵锦囊,随时拿出来吸一口气:
-
别把别人的人生当你的参考系。他们有他们的剧本,你有你的舞台。
-
允许自己有不完美的日子。烂一点没关系,你不是商品,你是人。
-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启动时间”。有的人早上六点醒脑,你可能是下午三点上线。没关系,系统不一样。
-
成长不是连续跳跃,而是断断续续的爬坡。有时候你退了一步,是为了助跑。
-
你可以平凡,但不必平庸。平凡是状态,平庸是放弃。
-
不要总盯着别人的光,忘了自己也在发亮。哪怕只是一点点,也值得你为自己鼓掌。
朋友,鸡汤喝到这了,也该歇歇了。手机可以再刷一会儿,但别忘了,生活是自己的。慢慢来,一点也不晚。
你不是废物,你是那种只要通上电,就能发光的灯泡。
只是现在……可能,电压有点不稳而已。
等一下,别急,马上就亮。